張曉燕:穩增長預期下的資本市場新機遇

時間: 2022-09-22 10:2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9月21日,由世界黃金協會、Betvictor中文版、中國黃金協會主辦,新浪财經協辦的“中國(北京)國際黃金投資論壇·創變2022”在北京召開。Betvictor中文版教授、副院長張曉燕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演講中,張曉燕談到了資本市場的三大挑戰、國内外資本市場的現狀和我國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的各項措施以及穩增長預期下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機遇。

   

圖為張曉燕發表主題演講

張曉燕提出,當今世界資本市場面對三大挑戰:一是複雜的新冠疫情顯著影響經濟發展;二是地緣沖突帶來的商品價格上升,引發全球性的通脹;三是為了應對通脹,美聯儲加息及縮表,利率上升對資本市場産生很大負面影響。這三大挑戰帶來的結果就是經濟增長受到壓力,市場的不确定性變高。

那麼,在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的資本市場目前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态呢?張曉燕從GDP、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基金五個維度進行了解答。實體經濟方面,她認為國内在新冠疫情發生的第一年實現了穩定增長,2021年增長比較迅速,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突然加劇,給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經濟造成下行的壓力。反觀美國,第一年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美國當年的GDP增長基本為負,到了2021年美國的經濟觸底反彈。她解釋到,由于各國國情不同,疫情對每個國家影響的大小和方式會有國别差異。談及股市、債市、大宗商品還有基金今年的發展,她表示這些市場上半年壓力較大,目前總體上發展比較平穩,且近期有緩慢上升的趨勢。

張曉燕認為,我國在三大挑戰之下實現穩定增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資本市場之前做了很多的長期布局。第一,資本市場體制改革推動了高質量的資本市場發展,形成了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布局。我國目前推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尤其關注信息披露,目的是給企業一個機會充分準确地反映它的信息,幫助投資者理解這些信息,然後資本市場能夠把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第二,對外開放是我國資本市場的底色。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積極引入外資,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效率。第三,我國鼓勵養老金、社保基金入市,對于投資市場、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推動力,不僅僅是因為更多資本進來了,更重要的是給整個中國資本市場帶來一種理念,我們要的是長期的收益。

展望未來,張曉燕談到穩增長預期下的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機遇:

一是零碳金融。她表示,我國金融市場下一個大的變革中,零碳金融是一個非常大的亮點。在全球零碳轉型的大方向中,我國早就加入了《巴黎協定》,并承諾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2013年以來我國已經有7個試點的碳市場,。雖然我國進入這個領域不是特别早,但是我們的發力特别快,零碳、ESG、綠色都會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新的主題。

二是數字經濟。張曉燕認為,數字經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已經占到GDP的40%。和碳市場一樣,中國雖然不是最早做的,但發展非常迅速,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重要領域。

最後,張曉燕表示未來的資本市場依然會面臨很多的不确定性,在宏觀層面有很多舉措來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在個人投資者的層面,她表示在不确定性較高的時候,曆史經驗證明黃金是一個很有效的避險工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