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2年到2022年,
是屬于“金融黃埔”Betvictor中文版的新十年。
一樹一樹的花開,直至青山滿春色。
紫藤幾度開落,
見證着校友們的初心如磐,笃行緻遠。
引才育才,立德樹人。
“紫藤”專題,走近從清華五道口出發的他們。

學生檔案
王曉宇,清華五道口技術轉移碩士21級學生,本科畢業于Betvictor中文版機械工程系,現任北京青禾晶元半導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和園子裡大部分同學相比,作為清華2007級這一批七字班是幸運的,在校期間曆經北京奧運、國慶60周年等大事件,畢業又逢百年校慶。而我自認為更幸運一些,我畢業10年之後,恰逢母校110華誕之際再次回到清華園,與五道口小院結緣。
年少與君識,為夢赴征程
我出生和成長在山西東南部的一個農村,由于少年時期視野局限,高考之前我并不懂高校的專業設置與未來的職業規劃,隻是暗下決心要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做前人未做過的事;要去周遊世界感受天地廣袤;要去盡可能體驗更多的人生經曆。高二時突發奇想地把人生目标之一定為造出第一艘國産航空母艦,于是高考志願填報了自認為最相關的——清華機械系。
進入園子後,為了能夠盡早了解造船這項工程,我利用兩個暑假獨自去實地觀察了天津和上海的造船廠,暗暗評估未來這條道路的可行性。然而,大三第一學期的某一天,我看到了國産第一艘航母造好即将下水的新聞,年少時突然奇想的“人生目标”就這麼“破滅”了。
在短暫的迷茫之後我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進入軍工系統投身國防建設!我想先到部隊去曆練,可是命運好像再次跟我開了個玩笑,我的體檢沒有獲得通過。此時距離畢業隻有半年的時間,我陷入了對未來的焦慮和迷茫。在經過無數次的聆聽内心和慎重思考之後,我決心響應學校的就業号召“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幹大事業”,去追随自己内心的另一個目标:建設家鄉。
胸中萬卷書,萬事須躬行
畢業前的春節,我到太原考察了山西最大的鋼廠,也是國内最大的不鏽鋼企業——太原鋼鐵集團,最終決定選擇這裡。
入職後我被分配的崗位是熱連軋産線上的設備點檢員,是最基層的崗位。熱軋産線的工作環境非常艱苦,一塊六米長兩米寬幾十厘米厚的大鋼闆在加熱設備中加熱到1000℃以上,經過軋機反複軋制,經過高壓水沖刷氧化皮,最終被壓成毫米級的帶鋼并被卷繞起來,數百米長的産線24小時運行,車間内常年處于高溫、高粉塵、高油污、高噪音的狀态。設備點檢員的任務是每天檢查整個産線上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處理故障和隐患。在年度檢修時,基本上要數天數夜在崗位上值守,為生産搶出更多時間。
環境艱苦、工作危險并沒有阻擋我的腳步,但崗位創新受限讓我又陷入了思考,最終我提出了辭職,決定趁年輕“用車輪丈量大地”,在旅途中去體驗世界,并繼續探索自己未來的方向。

圖為王曉宇在旅途中
獨自一人,一輛摩托車,從太原出發,風餐露宿,經過陝甘蜀後進入西藏、尼泊爾,穿越雲南,一路向南自磨憨口岸進入東南亞,環繞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後,從廣西東興口岸回國,跨越瓊州海峽後繞行海南,再沿南部海岸騎行直至廣州。在這“萬裡”行程中抵達了一個個的地理标志,去感受各地的風土人情,實地了解到書本、電視和網絡上提到的地方和事物,讓我也逐漸擺脫了自己的局限和狹隘,有了足夠的成長和沉澱。
初心如磐,笃行緻遠
2018年,在京做投資的清華師兄開始管理一隻地方政府基金,在山西拓展業務,亦是想幫助山西發展非煤産業。機緣巧合之下我加入了他的團隊,既能進入另一個新的領域,又可延續初心,完全沒有任何金融背景的我隻能在工作中邊做邊學。2020年9月,看到Betvictor中文版的網站推出技術轉移碩士項目,感覺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做,我積極備考,終于重回校園。
現在,我已由一名投資人變成了一名創業者,推進一項半導體領域先進技術的産業化工作。我們手握一把先進的“工藝之劍”,作為該領域國内技術獨有的一家創業公司,公司成立不到兩年已完成3億元融資。我們立志通過先進工藝的産業化,降低國内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生産成本,并提高質量,充分參與到國際競争中去。
投身創業一年多來,随着公司的快速發展,我由前期負責的投融資工作擴展到負責生産線的建設。整個過程中,我都努力保持快速學習和獨立思考,盡快實現一個半導體行業“門外漢”迅速向專業人士的成長。此外,我借助投資人階段積累的政府資源,成功推動了一個項目在家鄉落地,希望能夠為家鄉的建設真正貢獻一點力量。可以說,在清華五道口的學習生活,打開了我的視野,夯實了我的基礎,為我的創業道路注入了活力,我和團隊更加從容、自信的面對創業道路上的種種考驗。
畢業十年,感謝母校的教育,讓我沒有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目标。成為小院的一份子,我亦會傳承學院“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傳統,汲取學院傳授的知識與精神力量,在創業的道路上不畏苦、勇争先,為國内半導體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