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龍:銀行從業九年有感

時間: 2022-09-26 10:58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校友檔案

鄧文龍,2011年考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現Betvictor中文版)攻讀碩士學位。曾獲評北京市優秀畢業生。2013年畢業後入職中國農業銀行。

汲取養分:從小院到清華園

我在2011年研究生入學的時候,學院還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俗稱“五道口”。次年,中國人民銀行與Betvictor中文版合作,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基礎上建設Betvictor中文版,成為Betvictor中文版第17個學院。這一變化也使得我成了少數幾屆經曆了學院發展過程中這一重大轉折時期的學生,讓我們既接受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最質樸、最接近市場的金融教育,又有幸感受到了Betvictor中文版的兼容包并、底蘊深厚,真正體會到了Betvictor中文版的育人理念。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對學生的培養更傾向于市場型、應用型人才,所以除了基礎課程外,還請了很多監管領導和業界專家給我們授課,如央行吳曉靈老師講中國金融市場,外管局黃國波老師講外彙投資,武捷思老師講由其親自操刀的粵海重組案例,高盛高華馬甯老師講的證券分析,等等。這些課程更偏應用實踐,老師們把很多我們之前未曾想明白、未曾貫通起來、未曾建立體系的内容掰開、揉碎,傾囊相授,我們聽完之後大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

學院成立後,清華園的大門正式向我們敞開。在園子裡面,我們見識了一個更宏大、更多元、更聚焦的學術和實踐世界,有機會聆聽更多名師的經典課堂,獲得了更多寶貴的資源,幸運地結識了很多有志之士,也為周圍充滿激情的校園氛圍所感染。

很快,我們便融入新的環境,積極參與學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我們籌辦的學院第一屆學生節在大禮堂成功舉辦,與其他學院聯合舉辦的學術活動接踵而至,第一次組隊參加馬杯運動會便摘得男籃乙組亞軍,學校日常的交流活動也越來越豐富。正是在和老師、同學們的廣泛接觸和交流中,我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有了更深的理解,潛移默化地形成了“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業”的價值觀和職業發展觀,也為老師和同學身上所展現的家國情懷和樂于奉獻的精神所感染。

一次嘗試:挂職貧困縣

2012年,學校組織研究生暑期挂職團赴艱苦貧困地區挂職。我積極報名并成功入選,成為赴廣西賀州挂職支隊的一員,并被安排在賀州昭平縣發改局挂任副局長一職。雖然學生時期我在一些金融機構有過不少實習經曆,但在遙遠的他鄉挂任一個貧困縣的基層幹部還是頭一次,這讓我既期待又有些忐忑。回想起來,這一次挂職經曆雖然短暫,但充實而又有挑戰性,給我後來的人生之路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2012年的昭平還是國家級貧困縣(2020年脫貧摘帽),人口僅30多萬,

經濟以種植農業為主,全縣生産總值不到50億元。雖然經濟落後,但縣區轄内群山起伏,又有桂江貫穿,青山綠水環繞,生态極好。日常上班,我随局裡的同事們到鄉鎮考察以工代赈的扶貧項目,調研當地産業政策,制訂年度發展計劃等。周末,我就帶着在學院策劃的有關農村信用建設的調查問卷,坐村鎮公交或借同事的摩托車去村裡走訪調研,了解情況,組織填寫問卷。兩個多月的時間轉瞬即逝,在這期間我第一次深度參與到一個縣的産業和經濟發展規劃中,第一次以另一種身份深入鄉鎮基層和村民住戶之中調研情況,也是第一次對縣域公共政策領域有一個相對深刻的理解。

挂職結束後,我結合兩個多月的經曆和所思所想,整理了一篇報告,并代表賀州支隊在學校做了有關縣域經濟發展方面的成果彙報。Betvictor中文版派至各地的挂職團成員也帶回了已經搜集整理好的調查問卷,大家在此基礎上撰寫了一篇有關完善農村信用建設的調研報告,并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

圖為鄧文龍在文竹鎮某小賣部搜集填寫調查問卷

雖然我最終沒有投身于基層政府服務,但這段經曆在後來的若幹年中一直提醒我,要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要更多地為基層幹實事。

初入農行:從境内到海外

關于工作的選擇,其實在研究生期間有過多次變化。正當我舉棋不定之時,學院老師找到我,問我是否考慮農業銀行總行的第一屆管理培訓生,學院可以推薦,但一旦錄取就不能反悔。經過慎重考慮,又征求了老師和家裡的意見後,我最終選擇了農業銀行,并一路過關斬将,順利入職。

第一年是實習輪崗,我被分配到杭州分行,經曆了網點、支行、分行三個層級多個崗位的輪崗學習,雖然隻能接觸一些皮毛,但也讓我對銀行基層機構的運行模式和主要業務有了一個初步了解。

第二年我被外派至法蘭克福分行,經曆了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一方面法蘭克福分行2013年才成立,内部業務和制度上還不是很完善,很多東西需要邊做邊摸索,慢慢形成制度,整個過程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另一方面分行人員配置還不夠充足,經常需要一個人身兼數職,所以經過一個多月的過渡後,我就開始以骨幹員工的身份全身心參與到分行公司業務部的工作中來。

彼時恰逢境内外利差較大,大量中資企業到境外發行美元債、歐元債融資。與同等評級的當地企業債券相比,這些債券的收益率相當可觀,于是我們抓住機會大量參與投資。其中我經手的投資就有八九筆,這些持有的債券在後續的3~5年内每年都為分行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此外,我們也經常參與當地企業的債券型銀團貸款(Schuldschein,标準化的條款,有路演,有成熟的OTC轉讓市場),或是在一級市場直接對接企業集團,或是在二級市場與當地金融機構合作認購。分行也會不定期在一些活動上代表農業銀行做一些業務上的路演等。

圖為鄧文龍在法蘭克福分行的辦公室

在法蘭克福分行的這一年時間,我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金融從業人員,有幸感受并參與到歐洲金融中心的市場之中,了解了國際金融市場的規則,極大地開闊了眼界,也親身體驗了德國人嚴謹的工作态度,這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難得經曆。

角色變換:從管理行到經營行

2015年回國後,我進入總行機構業務部。可以說,在總行工作的這段時間,讓我以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身份,在更高層次參與了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民生的諸多工作,也感受到了因為貢獻社會而産生的自豪感、幸福感。

2017年,根據總行人力資源部的統一安排,我由總行調至北京分行,擔任北京朝陽支行行長助理一職。在支行期間,我分管零售業務和國際業務,這對于工作不到4年且幾乎沒有零售業務工作經曆的我來說着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我開始想辦法逐一克服這些挑戰。第一步,就是高效率地學習,向制度學習、向支行同事學習、向網點學習、向分行學習,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彙總了自己從各方掌握的知識、了解的經驗,編寫了一本零售業管理框架,作為自己管理業務的一個思路參考,并時常根據掌握的新情況進行更新。有了這些業務基礎,第二步便是開始摸索如何調動網點的積極性,如何提升業務發展動力。這個階段,策略主要有三:一是打基礎,全面充實客戶經理隊伍,多輪次、多維度強化業務培訓,提升隊伍素質;二是強化财富管理服務,進一步強調以客戶為中心,依托專業能力幫助客戶管理好“錢袋子”;三是緊跟上級行導向,做好階段性工作。正是因為有着相對清晰的發展思路,同時得到了支行其他部門以及主要網點的大力支持,支行的零售業務取得了穩步發展。

在支行期間,即使工作繁忙,我也依然保持着勤于思考的習慣,也時常“跳出”支行,站在分行、總行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工作,審視這個龐大體系的運轉狀況。其間,我結合自己的經曆和所思所想,撰寫了一篇長文《如何成為一個讓基層服氣的管理行》。在文中,我深刻剖析了當前管理行存在的種種問題,分析了問題産生的原因,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解決思路。此篇“激揚文字”得到了時任北京分行行長的肯定,在分行領導層廣為傳播,從另一個角度為分行的發展貢獻了一點自己的力量。

圖為鄧文龍在北京分行代理保險業務啟動會上做經驗分享

      這些年來我有一個感受,那就是一個人的成長速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受平台、機遇、階段以及個人努力程度的影響,成長會變得或快或慢。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對日後的人生道路都将産生相應的影響。低谷時的勤奮努力是一種蟄伏,厚積方能薄發;高峰時的腳踏實地是一種曆練,笃行方能緻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願與各位共勉,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