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支隊:探尋綠色經濟轉型中的金融力量

時間: 2022-09-09 16:3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清”春獻禮二十大,金融向“綠”促轉化

7月24日至8月26日,綠色金融支隊以線上的方式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實踐調研。實踐支隊以“‘清’春獻禮二十大,金融向‘綠’促轉化——打通生态環境與經濟價值轉化”為主題,探讨綠色金融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為期一個月的實踐過程中,支隊成員們通過政策學習、黨組織共建、座談會交流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黨史和紅色理論;通過企業調研訪談、理論學習等活動,深入調研綠色金融産品發行情況、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綠色資金投融資情況,為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言獻策。

地方商業銀行:砥砺前行,創新突破

2022年7月27日,Betvictor中文版綠色金融暑期社會實踐支隊開展對話江蘇銀行綠色金融部活動。以“堅守金融初心,‘碳’路綠色發展”為主線,采訪江蘇銀行綠色金融部副總經理董善甯,共同探讨綠色金融課題。

通過實踐調研,支隊成員了解學習了江蘇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探索和成效。江蘇銀行不斷推出創新型綠色金融産品,助力實體經濟轉型。2021年,“蘇碳融”産品正式落地投放,這是全國首筆再貸款支持、挂鈎碳賬戶綠色貸款産品。該産品通過與再貸款政策對接、與企業碳賬戶挂鈎的創新模式,實現對綠色低碳項目的精準支持。地方銀行以創新為底色,形成了一套豐富、完整的綠色金融産品體系,以實際行動為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二級市場投資:ESG投資正當時

8月4日,實踐支隊開展了與景順集團和景順長城專家對話的調研活動,進一步了解全球ESG投資、能源轉型、碳減排政策的發展變化情況,探究如何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的重要作用。

圖為線上線下參會人員合影

與一般被動的ESG投資方式不同,景順ESG投資團隊會主動對所投資或合作的公司施加影響。景順集團憑借自身的規模和專業化優勢,通過在公司股東大會上實施代理投票權,促使企業提升其ESG表現,成為企業ESG議題的倡導者和主動參與者。大家在調研中談到,環境議題在ESG投資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強,這意味着很多行業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會迎來非常大的改變。電力建設、煤炭等傳統能源的利用、新能源及其背後的科學技術革新都催化着行業格局的演變,潛藏着豐富的投資機會。随着ESG相關規則框架、上市公司相關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完善,能夠預見到未來ESG投資的重要性将不斷提升。

私募股權基金:增添生态文明建設新“引擎”

8月9日,中金資本山東綠色發展基金負責人易岐筠總和執行負責人王雨希接受支隊的訪談,訪談以“私募股權基金之于綠色金融”為主線,從募資、投資、行業三個方面展開,進行了詳實的問答。

實踐支隊成員們從訪談中了解到,碳中和目标任務量大、時間緊迫,需要大量資金參與其中,而私募股權能撬動大量政府和民間資本。從成長期的創新性企業的角度看,私募股權融資渠道能幫助其渡過技術研發和商業模式驗證的階段,加速綠色項目的産業化落地。從投資機構的角度看,碳中和賽道長期确定向好,而雙碳轉型需求和技術創新帶來的項目商業化機會正當時,未來将湧現出更多投資機會。私募股權積極參與碳中和投資是國家、企業、投資機構三方共赢的選擇,私募股權也将成為生态文明建設的新“引擎”。

綠色債券市場:當下有為,未來可期

8月17日下午,實踐支隊座談交流會活動邀請到了中債登深圳分公司綠色金融創新中心副總經理商瑾、銀登中心證券化信息登記部主任助理黃炜進行主題分享,共同探尋我國債券市場的前沿發展動向。中債登作為26家中央金融企業中唯一一家專門從事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的機構,在債券市場上具有重要作用與地位。公司傳統主營業務為債券的發行登記與托管結算,去年支持發行債券約23萬億元,托管總量93萬億元,占全市場的75%,結算交易量達到1950萬億元。

為響應雙碳戰略目标,2021年綠色債券市場迎來跨越式發展,境内綠債發行規模從2020年的2136億元增加至6041億元。綠色債券已經成為我國債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促進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 中債登為綠色債券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截至2021年末,公司托管貼标綠債規模4230億元,占比超40%。托管“投向綠”債券規模3.5萬億,占比超75%。中債登創新引入池化擔保品管理,截至2022年6月,綠債擔保品池資産規模近5000億元。此外,中債登也在支持服務碳市場、編制并發布綠色債券指數和碳指數、發布中國債券市場首批ESG評價系列産品、打造綠色金融研究專業智庫等方面為促進綠債市場的持續發展不斷做出貢獻。

碳交易市場:實現企業自發減排良性循環

8月26日下午,支隊與北京綠色交易所開展線上座談交流活動,探究碳排放行業發展曆程及未來規劃,共同探讨綠色金融實踐的前沿内容。綠色交易所碳交易中心副主任張嶽武則圍繞“北京試點碳市場及全國碳市場建設”這一主題進行分享。

碳交易市場的存在使得政府可以通過設置一個社會碳排放總量,向社會主體分配碳排放配額,并且允許配額在碳市場上進行交易,為環境權益定價,從而直接實現社會整體上的低碳減排。

北京綠色交易所成立于2008年8月,發展至今已有14載。作為集各類環境權益交易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台,秉持為低碳發展賦能的宗旨,服務于北京低碳城市發展、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逐步成為國内領先的環境權益交易平台之一。

圖為北京綠色交易所碳交易中心主題分享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支隊成員們充分認識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我國金融業在助力實現“雙碳”目标中的重要性不言則明,綠色金融不僅有利于通過減少未來的補償成本來增強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也能促使金融資源配置向保護環境傾斜,增強整個社會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有助于幫助金融企業應對環境風險并為其提供商機。作為青年學子的我們,應将本次活動的所想所感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未來為雙碳目标的發展貢獻金融人的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