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骁勇:科技強國夢,在清華五道口起航

時間: 2022-09-16 16:4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新生檔案

馬骁勇,Betvictor中文版技術轉移碩士2022級新生。本碩畢業于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專業,現任華為機器視覺産業軍團目标識别算法團隊負責人,高級工程師,從事人工智能算法研發工作。

有幸進入清華五道口學習之前,我一直從事人工智能算法研發工作。回顧過往的經曆,我總結了兩個關鍵詞,堅持、開放。

堅持,做難而正确的事情

在我從事的人工智能算法領域,商業應用和理論研究之間一直有不小的差距。作為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唯有直面差距、迎難而上。疫情期間,我帶領團隊争分奪秒,率先突破了高精度口罩人臉識别技術,并在商用産品上落地,為疫情防控和公共安全貢獻力量。我受命帶領跨團隊技術小組入圍權威榜單,在商業實戰中獲得認可。近來,我們又完成以電瓶車進電梯檢測為代表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覆蓋全國超過20個省市地區,有效提升社區安全和智能化水平。那些攻堅克難的日日夜夜,都成了值得回憶的時光。

放眼當今世界AI科技競争,我們雖已擁有領先的芯片技術和自研深度學習框架,但仍需做強硬件能力和做大軟件生态才能在“炮火”紛飛中構築真正的護城河。在催熟自研軟、硬件生态組件的背景下,我所在的團隊被光榮地賦予了“第一個吃螃蟹”的角色。我參與完成AI算法在自研框架上的業務遷移,該工作成為第一個落地自研框架的業務模型;此後又協同兄弟團隊打破紀錄,一舉摘得MLPerf 2020 賽道冠軍,證明了華為自研的軟、硬件生态組件不僅可用,而且可以用得更好。

開放心态,科技報國

立足人工智能算法領域,我保持開放心态,聯結更多觸角。不因工作角色給自己設限,我将視野向周邊不斷延伸,學習軟件工程、硬件設計、産品規劃及市場拓展等領域知識。這讓我具備了更加系統紮實的技術沉澱,積累了項目管理方面的正反經驗,并學會了從商業視角反思技術。我對技術的理解有了大局觀,努力踐行“以技術為始,以商業為終”。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唯有人才強、科技強,才能實現經濟強、國家強。在工作之餘,我參與創辦華為藤蔓技術論壇,吸引國内外AI領域頂級學者20餘名,組織公司技術路演近30場,促成技術轉化項目6項。此外,我還擔任公司技術合作項目經理,先後聯合國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完成科技成果轉化4項。這些開放的技術活動,不僅實現了合作共赢,更踐行了科技報國、造福社會的崇高理念。


随着技術實踐逐步深入,我越發意識到未來之廣闊,一幅宏偉的圖景在我腦海裡清晰起來。我開始認識到随着國家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不斷深化,各行各業的數字化需求勢必對科技創新産生強大的反推力。為了踐行科技強國的理念,我更希望了解企業組織的運作、商業世界的規則,熟悉資本運作方法,發掘潛力探索更多的可能。

從清華五道口再起航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了解到Betvictor中文版全國首創技術轉移碩士項目,聚焦科創與金融深度融合,這正是我追尋的目标。于是我參加了宣講會,在了解到技術要素市場的最新實踐後,更加堅定了我申請項目的想法。

回顧走進道口小院的曆程,離不開師長親朋和領導同事的指引與鼓勵。借此機會我寫下自己備考的一點心得,以供學弟學妹參考。首先,建議通盤研究命題大綱,做到有的放矢。除了常規學習資料外,還要理論結合實踐。其次,确保自己沒有明顯短闆。與優秀的同學在一起發揮優勢固然重要,而補足短闆是大前提。最後,相信堅持就是勝利。沒有固定的備考方式,能堅持下去的就是最适合的。在備考過程中,不可避免要處理工作與備考的關系,但理順關系後,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給時間。從準備報考資料,到筆試和複試層層考核,我的内心在滿懷期待下逐漸堅定,最後十分幸運地收到了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書。

展望我在清華五道口的未來生活,我将無比珍惜每一刻的相聚。在經曆了開學模塊後,我真切感受到老師們傳遞出的專業性、責任感和使命感,并結識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的同學們。對于未來,我對兩件事情相當确信,第一,在經濟内生性增長背景下,需要向管理要效益,科技創新将是增長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第二,在道口諸多良師益友的指引下、在清華精神和五道口傳統的熏陶下,我将不僅完成學業上的精進,還将完成個人思想境界上的升華,成為一名真正的又紅又專的“五道口人”。

小院雖小,胸懷天下。吾道青年,光榮領命!

Baidu
sogou